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二十七章 离开(2/2)

类别:恐怖灵异    作者:夏日的微风83    书名:我在大宋当提刑    本书简介
扬后世的青天大老爷。对于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杨宗谨一直刻意不去打扰。

    他相信历史自有其发展的轨迹,如果将来有机会的话肯定会遇到。如果不能遇到的话,也不强求。毕竟那是自己推案的偶像,在神话故事里司命为神的传奇人物。

    众人回到杨府,赵福霖和李媗之都感到有些累了,下去休息。

    杨宗谨领着董秋荻来到院内的柴房,打开了柴房外的铜锁,把门推开。

    只见里面绑着一个穿着圆领袍的文士,嘴里塞着厚厚的布,正是大胡子师爷。

    董秋荻早听过此人,断没想到杨宗谨会把他关在这里。

    原来大胡子师爷此前一直被展昭关在石洞里,和受伤的公孙策待在一起。在展昭临走前,提前把大胡子师爷秘密转移到杨宗谨这里关押。

    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地方,杨宗谨故意把他关在柴房。一日三餐,还有给提供便利的厕所服务。还有经常派人给他松绑,他都不肯离开。

    起初是以为杨宗谨用的是欲情故纵,后来发现不是。又说杨宗谨在假仁假义,也是没有最终的结论。

    “你也不怕他跑了!”董秋荻吓唬道。

    “跑不了。师爷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跑出去就命不久矣。”杨宗谨笑道。

    “我可以解开他身上的绳索吗?”董秋荻问道。

    杨宗谨点头同意。

    董秋荻信手夹着一片叶子,对着绳索就是一下飞出。只听砰的一声,大胡子师爷身上的绳索解开了。

    大胡子师爷并没有因为自己的突然松绑而感到一丝一毫的欣喜,反而从容镇定的把绳索拿开,然后起身来到杨宗谨和董秋荻面前。

    “你为什么放我?”大胡子师爷问道。

    “我只是听杨宗谨说大话,他认为你不敢离开这里。不如给你一个机会,让你能够离开杨府。”董秋荻说完,主动让出大门的路。

    杨宗谨也跟着站到董秋荻一侧,给大胡子师爷让出路。

    大胡子师爷赌气叫道:“你们以为一唱一和就可以让我乖乖的就范,我就走出去给你们瞧。”真就迈出第一步,然后瞄了眼他们的脸色,不动声色。

    杨宗谨道:“你走吧。我欠董姑娘一条命,她要放你,我就算是一命还一命。”

    “错,是半条命。”董秋荻毫不讳言,“他的重要性不及你的一半,算是半条命已经是我吃亏。”

    “好吧,就算半条命。”杨宗谨承认了。

    大胡子师爷听了,苦笑不已。

    董秋荻催促道:“我们都已经放了你,你还不走?”

    “你们真的认为我留下?”大胡子师爷苦笑道。

    “除了我这里比较安全,还有其他的选择吗?”杨宗谨反问道。

    大胡子师爷一怔,顿时感到垂头丧气。竟然又走回原先绑他的地方,坐在那里。

    “你们不要问了,我不会说一个字。”大胡子师爷一脸伤感,“如果我说出去一个字,就是下了地狱都不安全。”

    杨宗谨见他这样,笑道:“你还记得那个检举丰乐县令的农民吗?”

    “记得!”

    “你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

    “哦?”

    “我请董姑娘把他护送出淮南路,便给了他一笔钱,让他自生自灭。”

    “做得好。”

    “所以对于我来说,你只要做到你能做的事,我绝不强求。至于你日后的活路,只能看你自己的命。”

    “我还有活路吗?”

    “你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吗?”

    大胡子师爷眉头一皱,眼中再度闪烁着活下去的火苗。

    这种对生的渴望,激发着他向前迈出了一步。

    熬了这么久,终于肯向杨宗谨说实话。

    书房里,吃过晚饭的大胡子师爷精神恢复不少。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精神,还是显得有些气色。

    他道:“整个庐州乃至淮南路本来问题不大,只是自从皇后也就是现在的太后走到台前,亲自主持政务开始就变了味道。”

    “这是为什么?”杨宗谨不解的问道。

    “提刑应该知道钱惟济是谁,他是钱惟演的兄弟。而钱惟演是太后一系的人马,同时是真正的嫡系。这就带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钱!”

    “钱?”

    “先帝还在世时,朝廷内部有两股势力,一股势力是以贤相寇准为首,提刑岳父也是其中成员;一股势力是以丁谓为首,并称‘五鬼’。这里面包括已经去世的陈彭年和刘承珪,离死不远的林特,被贬的丁谓,乃至于圣眷正隆的王钦若。两派势力掺杂着南北仕林之争,情况错综复杂,十分难以解决。”

起步小说网 > 恐怖灵异 > 我在大宋当提刑 > 我在大宋当提刑简介 > 第二十七章 离开
申明:我在大宋当提刑最新章节,小说《我在大宋当提刑》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起步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