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天命唯汉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刘盈: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传统方式守城?
返回书页
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刘盈: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传统方式守城?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夏日的微风83    书名:天命唯汉    本书简介
    汉初的郡国并举制度下,对县一级的人口数量有规定。

    五千户的县为小县,最高长官称县长,铜印黄绶、秩六百石至五百石,拥有一万户左右的大县,最高长官称县令,铜印黑绶、秩千石至六百石,县里的人口超过万户,则需要迁徙汇总其他县的人口,在临近地方重新设县。

    这项规定,尤其针对诸侯国。

    因此在这个地广人稀的大环境下,汉庭中央在齐国统治下的山东半岛上,重新建立起了昔日的齐地四郡。

    也就是济北郡、临淄郡、胶东郡和琅琊郡。

    尤其是琅琊郡。

    此地有鱼盐之利,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很是富庶,人口众多,而人口基数大,就意味着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增长速度快,就代表着汉庭中央对这里蚕食的速度快。

    只不过在刘肥的强烈抗议,以及找到了刘邦去评理的情况下,齐国保住了那座最为繁华的滨海城市,琅琊县。

    嗯,就是始皇帝出海巡游,以及徐福出海寻仙,以及拥有琅琊石刻的地方。

    在刘邦的调停之下,时任相国的萧何不得不退了一步,将新琅琊县的治所向北移了一下,挪到了崂山脚下的一片平原渔村。

    嗯,大体就是从青岛市的西海岸新区,挪到了市南区。

    于是,刘肥这才满意而归。

    毕竟齐国最多的就是海岸线和港口,萧何想要,就给他好了,反正和临淄、历城(济南)的繁华相比,区区几座小渔村(青岛),又算得了什么呢……

    但总有人会得寸进尺。

    比如现如今被改名为青县的西北方向,郁郁葱葱的崂山之中,刘邦满脸懵逼的看着面前的一块石碑,睁目结舌半天才弱弱的问道:

    “乃公怎么觉得,这个东西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地方……”

    刘邦身边,被樊会‘排挤’……准确的说是觉得和樊会在一起不好玩,于是将指挥权甩给樊会,美其名曰伴驾而一熘烟从北边跑过来的卢绾也瞪着眼睛问道:

    “是啊,这块石头不应该在琅琊吗?”

    在他俩身后,吭哧吭哧喘着粗气爬山的刘肥差点哇的一声哭出来。

    刘邦手指的石碑,正是承载着《琅琊石刻》的那一块。

    在一双双目光汇聚而来的时候,刘盈若无其事的把脸扭到一边,吹着口哨,直到刘邦忍无可忍。

    “哎哟……”

    “乃公问你话呢?吹、你再吹一个乃公看看!”

    刘盈捂着脑袋,在刘肥一脸大仇得报中,扁着嘴解释道:“我把琅琊台上的那块石碑搬到这里了。”

    “嗯,据传说当年没有石刻镇压的时候,琅琊县的港口时有狂风骇浪,海水倒灌,但有了之后就河清海晏,所以青县这边,自然也需要石刻来镇守!”

    “不光是石刻,胶州湾那边还有两头铁牛,也是为了镇住海浪……”

    刘邦愣了一下,哭笑不得:“你把石刻搬到这里了,琅琊县怎么办?”

    刘盈摇了摇头:“这里的不是那一块,这是个彷品,和琅琊台上那一块一样,都是我后来找高手匠人做的,绝对以假乱真,别说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海龙王了,就连爹和卢叔都没看出来吧?”

    卢绾稍稍沉默,问道:“那真的呢?”

    嗯,他心中其实已经有答桉了,只是想要一个明确的回答。

    刘盈笑眯眯的说道:

    “当然是已经运到了长安啊!我准备等过段时间在长安城里建一个皇家博物馆,专门展出一些有历史意义的东西。”

    “比如石刻。”

    “不光是《琅琊石刻》,还有《峄山石刻》、《泰山石刻》、《芝罘(fu)石刻》、《东观石刻》、《碣石石刻》以及《会稽石刻》这几种不同的碑文,尤其是《琅琊石刻》,更是有秦始皇时期的一块,和秦二世胡亥的那一块!”

    “同列展出,增加旅游业绩和文化值呢……”

    刘邦愣了一下,懒得对刘盈时不时说的莫名其妙的词语去深究,只是插着腰很是理直气壮的问道:“那乃公的呢?”

    刘盈竖起拇指:“当然也有啦……先不告诉你,等到了开馆之后,爹你自己去看……嗯,这叫做保持神秘感!”

    刘邦满是不屑的冷哼一声,背着手眺望着远处的碧海蓝天。

    日过正午时,海平面上一艘巨大如同城池的风帆战舰映入眼帘,乘风破浪而来。

    “这就是你说的水师旗舰?确实不小!”刘邦频频点头,突然皱皱眉头:“怎么还是黑色的旗帜?改服色的事情没有通知他们?”

    卢绾走过去说道:“许是舰船位于大海,消息闭塞吧……”

    刘盈摇了摇头:

    “不是啊,早就通知过他们了,只不过我不打算让水师舰队也悬挂赤色战旗……”

    “毕竟船行海上,黑色主水德,多少讨个彩头,总归要比火德红色要吉利一些吧……”

    “再说了,你们真的不觉得碧海蓝天之下,黑色舰船、黑色风帆、黑色大旗有一种莫名的浪漫吗?”

    “浪漫?”刘邦笑了笑不再言语。

    另一边的卢绾也做出同样表情,只是摇头说道:“随便你吧,反正你现在是皇帝了,远洋的水师也更名为皇家海军,既然是皇家,那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刘盈双手插腰一脸傲娇。

    这,就是钞能力。

    如今远洋的风帆战舰越造越大,一条满编满配的艨艟巨舰动辄上亿钱,国库虽然有钱,但曹参却并不愿意每年拿出至少一半的税赋收入去造船。

    反正按照曹参的推算,依靠现在的舰船数量,足够维持汉国在远洋地区的霸主地位!

    至于缺乏的运力,可以通过那些飞剪船之类的商船进行补足。

    所以,国库的钱还是省着,用作他途比较好。

    比如铁路。

    随着长九铁路的通车,所有人都看到了铁路带来的变革,以及伴随着蒸汽列车的轰鸣如潮水般奔涌的财富。

    于是国内几条铁路同时开工。

    比如从长安出发,通向北方燕国的长蓟铁路,从长安出发,沿着三川东海道直到大海之滨的长海铁路等等等等。

    虽然有面向社会层面发行债券,但修建铁路的大头依旧要靠国库拨款。

    但其实国库里大部分的钱,还是被另外一帮人拿去了。

    陆军。

    毕竟汉国是一个有着大陆军传统的国家,虽然北方的边防压力如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西域都护府已经把触角伸到了后世的土库曼斯坦,如今的大苑国,而西南、江南也频频对深山里的蛮族进行围剿。

    因此,汉国的常备军从之前的三十万,扩编到了五十万……

    再加上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每年的财政预算,第一个砍掉的就是有关海军的经费……

    也因此,航行深蓝的水师就更名为了皇家海军,无论是造船还是征募的水兵,经费一律由少府掌管的皇帝私帑中调拨。

    所以,这就是会有宫妃私下里诽谤刘盈为败家子的原因……

    不过刘盈对此浑不在意,尤其是站在港口之中,看着一个庞然大物充满压迫感的停泊在了他面前的时候更是如此。

    钱,花哪哪好!

    …………………………

    辽东郡,城南校场。

    鼓声隆隆,杀声震天!

    樊会站在点将台上,手中挥舞着令旗,指挥从各诸侯王国抽调来的戍卒演练阵法。

    这一刻他暗自庆幸。

    还好他指挥的北路军全是藩王国的军队,否则他必然会在刘邦以及刘盈面前出个大丑!

    按照汉国法令,诸侯王统领的军队禁止持有火器,因此从他们那里抽调的戍卒,战术战法完全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

    方阵推进,近身厮杀,讲究令行禁止的同时,更加注重士兵的个人技击水平。

    但汉国直属军队就完全不同。

    毕竟任你功夫再高,盔甲再厚,也无力抵抗火枪火炮的轰击。

    因此作战之时,需要将战线尽量展开,方便发挥火枪火炮的杀伤优势,步兵、炮兵、骑兵之间的配合作战也和从前不同。

    这在无形之中,就把诸如樊会这样的传统武将给淘汰了出去。

    “果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浪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啊……刘盈诚不欺我!”

    樊会轻声长叹,浑然不顾他的年纪其实并不大,完全可以重头再来去好好学习一番。

    但有些人吧,他自己懒得去奋斗,就会加倍鸡娃。

    比如此刻的樊会,就惦记着什么时候去把韩信请过来给樊亢讲课……

    樊会很清楚,相比于他,韩信是个穷鬼,又养着一大家子人,想来很容易就会为五斗米而折腰……

    嗯,五斗米如果不行,就一石……

    这就是韩信各种公开鄙视,表示不愿意和他这个狗屠同列之后,樊会依旧对韩信礼敬有加的原因。

    当然了,更多的还是樊会自己心虚。

    毕竟樊会早就已经想起来了,当初鸿门宴那个被他一盾牌拍飞出去,抢了宝剑还讥讽了好几句的楚军持戟郎,就是现如今的淮阴侯……

    ……………………

    辽南半岛。

    初夏,本应是这里的人忙于稼穑的时候,但战争的阴

起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天命唯汉 > 天命唯汉简介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刘盈:什么年代了,还在用传统方式守城?
申明:天命唯汉最新章节,小说《天命唯汉》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起步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