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0261【川蜀情报员】(2/2)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夏日的微风83    书名:北宋穿越指南    本书简介
    石元公反问:“太守可听说过筼筜谷?”

    李友闻道:“自然听过,那里是文与可的隐居之地,三苏父子皆曾前往做客。”

    石元公说道:“朱大相公在筼筜谷附近造纸,所用原料便是筼筜竹。因为季节原因,如今只有老竹造出的劣纸,待再过两月就能用新竹造好纸。此来利州,奉主人之命,特地赠送一些给太守。”

    这就是鬼扯,朱铭根本不知道李友闻调去利州。他还以为李友闻在兴元府,让石元公路过的时候,可以去拜访一二。

    石元公拿出一摞竹纸,李友闻抚摸观察,惊讶道:“与皮纸相比,自然显得低劣,但作为竹纸已是上品。朱相公还能造出更好的?”

    “六七月份,在下会重来一次,到时候给太守带来好纸。”石元公微笑道。

    李友闻非常开心:“朱相公太客气了。”

    他当即研墨提笔,在竹纸上写了首诗,名叫《喜得筼筜竹纸赠朱先生》。待墨迹稍干,便递给石元公:“烦请转交。”

    石元公收好诗篇,随口问道:“利州有甚世家望族,竹纸销路如何?”

    李友闻说:“有王氏、杨氏、武氏三族最为兴盛,但都没出几个进士,只是地方大族而已。阁下欲卖竹纸,可卖给州城李氏,李家虽然没出进士却是本地财力颇丰的商贾。”

    “多谢太守指点。”石元公拱手道。

    拜别知州,石元公到客栈下榻,翌日再去拜访李家,把携带的竹纸全部出手。

    算上路途消耗,只小赚了一笔。若非免费乘坐官船,恐怕还要赔本。

    当然,回程时可以贩运利州特产。

    一边购买货物,一边打探消息。

    利州本是利州路的首府,官员陆陆续续搬去了兴元府。但这里的驻军还存在,数千厢军驻扎在出川咽喉,防止蜀地有叛军北上。

    石元公旁敲侧击,得知利州厢军已经废了。

    大部分厢军,都在从事各种差役。剩下的厢军马军也不满额,吃空饷自不必说,连战马都不剩几匹。

    石元公还去校场外偷看,发现里面一个厢军也没有,平时根本不参加训练。

    杨朴打听到几个厢军军官的住址,悄悄观察两日,回来报告说:“这里的厢军将校,出门连兵器也不带,打起仗来怕连濮州的弓手都不如。利州城头,也没几个士卒,遇到大太阳就躲起来不见人。”

    石元公在纸上记录:利州乃出川咽喉,兵家必经之地也。然此地厢军废弛已久,一年未曾操练一回。士卒按例不得携带兵甲,一应军械皆存放于兵杖库。城中守备稀松,可奇袭而下,凭此控厄川蜀。

    磨磨蹭蹭半个多月,石元公把各处都看了,终于带着利州土特产返回。

    等回到洋州,把货物扔给郑家出手,沿途记录交给朱国祥保管。歇息数日,石元公带着新竹好纸,再度顺着金牛道南行。

    这次是真正入蜀了,同样沿途打听消息。

    过了利州便是剑州剑阁峥嵘而崔嵬,然则守备依旧空虚。

    这里太久没打仗了,官兵将士根本没当回事儿。

    守关士卒都懒洋洋的,而且不咋健壮的样子。他们被吃空饷,兵额常年不足,平时的粮饷也多遭拖欠,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难过。

    过路商税,也跟士卒无关,皆被税吏收走。

    反而是附近的巡检兵,战斗力似乎更强,他们常年负责稽查走私。

    石元公记录道:剑阁险要,不可力克,当须智取。守关将士不足二百,身体孱弱。惟巡检兵可堪一战,此等军士缉盗缉私,常年奔走于蜀山之中。然其贪财,可事先诱骗收买。

    又记录大族:剑州大族黄氏、于氏……

    对于本地大族的消息,皆来自道听途说,多几人阐述一致便记下,不一定与真实情况相符,但也不会差太远。

    再记录民情:剑州太守残暴虐民,官吏贪腐横行,百姓每有逃亡,山中匪类实多。有一大寇名黄二,乃黄氏支脉也,聚众数百劫掠地方。官府不能剿,剿之则遁入山中。此寇颇有仗义之名,只劫大户及商旅,不扰穷人分毫。可招而纳之。

    石元公如此磨蹭前进,筼筜好纸卖得再贵,估计也没啥赚头,钱财都拿去打探消息了。

    他还特意关注私盐贩子,川峡走私队伍当中,除了走私茶叶之外,便是私盐贩子最为猖獗,而且跟巡检兵暗中来往。

    石元公建议,若是进兵四川,可沿途招募私盐贩子。

    (本章完)

起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穿越指南 > 北宋穿越指南简介 > 0261【川蜀情报员】
申明:北宋穿越指南最新章节,小说《北宋穿越指南》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起步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