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22章 不会搞钱的宰相就是废物
返回书页
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22章 不会搞钱的宰相就是废物(2/2)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夏日的微风83    书名:盛唐挽歌    本书简介
省)中岂容有“伏猎侍郎”!

    张九龄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本身也不太看得上没有学识的人(理财的能力在这些人眼中不算学识)。因此在张九龄的运作下,没过多久,中枢一纸调令,便将萧炅调到岐州当刺史去了。

    现在休沐嘛,萧炅肯定不得去外地赴任,要动身肯定也是上元节以后了。于是他便花重金买了两坛红莲春,提着酒前来找李林甫想办法。

    “李相,张九龄那边,有大事!”

    萧炅凑过去对李林甫沉声说道。

    “张相公哪里有什么大事啊。”

    李林甫笑道,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给萧炅倒了一杯红莲春,心中暗暗恼怒,脸上却是不动声色。

    他与张九龄的权斗已经开始,进入不死不休的白热化阶段了。

    李林甫认为,张九龄贬斥萧炅可不是因为萧炅念错一个字,而是……他在排除异己!萧炅是李林甫在户部的打手。没有萧炅,李林甫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对户部的掌控。

    至于是张九龄究竟是怎么打算的,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挡了路的石头,就要搬开。张九龄不下来,李林甫自己又如何能成为右相呢?反正都是要死斗的,不缺这一茬。

    李林甫是靠理财上去的,他要是掌控不了户部,那还理个什么财?

    “相位空缺,张九龄想把严挺之弄到相位上去!”

    看到李林甫不在意的模样,萧炅咬着牙说道,狠狠的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踏马的,红莲春真是贵死。可贵人们就喜欢这种调调,便宜的东西,再好他们都看不上,认为沾了会掉身份!萧炅在心里暗骂酿造红莲春的人黑心。

    “是么?”

    李林甫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心中暗暗盘算得失。

    三个宰相,张九龄依旧是右相,裴耀卿因为“挪用”了李隆基的“零花钱”,被贬官,宰相的位置空出来了。

    张九龄想将与自己私交甚好的严挺之扶上去,这其实也是人之常情。

    李隆基会如何决断,现在预测,只怕还难说得很。

    在李林甫看来,张九龄最大的问题,就没搞懂李隆基到底缺的是什么!

    时代变了,如今的李隆基,缺的就是钱!

    大唐帝国要运转顺畅,缺的也是钱!

    钱!钱!钱!

    除了钱以外的事情,那都不叫事!

    现在是金钱的时代,早年那些词臣们,以为给皇帝写写文章,写写奏章,就能累步青云,呵呵,只能说读书读傻了!时代早就变了啊!

    张九龄能给李隆基搞钱么?如果能,可以搞多少?能比自己搞得更多么?

    想到这里,李林甫就自信满满,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自己手中。

    对于李隆基来说,不会搞钱的宰相,就是废物,随时可以被拿掉!

    会搞钱的宰相,才是李隆基今后需要的人。无论是对于国家,还是对于李隆基本人,都是如此。

    “此事本相已知晓,你先去岐州上任再说,严挺之的事情,本相会处理的。”

    李林甫不置可否,面带笑容对萧炅说道。

    萧炅不得不千恩万谢后,又讪讪离去。

    等他走后,李林甫这才一边摇晃着银质莲花酒杯,一边凝神思索。

    “太子到底想做什么呢?”

    李林甫自言自语一般,摸着自己下巴上的长须。张九龄在他眼里不过是冢中枯骨,他现在被另外一件要紧的事情困扰着。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从夔州出发,意气风发的郑叔清带着心事重重的方重勇,一行人坐官船,沿着长江顺流而下到汉阳城(武汉汉阳区)修整了一天后。又转入汉江北上到襄阳,到这里准备顺着白河继续北上,走武关道入关中。

    然而,到了襄阳城外的时候,他们却惊讶的发现:白河结冰,水路不能继续走了!

    于是众人只能在襄阳城西不远的汉阴驿下船,此驿是水驿也是陆驿,规模极为宏大,不仅有渡口,驿站内更是有屋舍百余间,迎来送往的人络绎不绝。

    光是马厩的规模,就很是壮观,其中驿马大几十头!

    方重勇站在汉阴驿外仔细观察,发现驿站里头居然好几个大厅,还有亭台楼阁与花园。并不如想象中“青年旅社”一般的拥挤不堪。整个建筑白墙乌瓦看上去很是气派。

    他心中不由得涌出一个疑问:如此规模的驿站,只怕豢养的马匹都不在少数。唐朝中枢难道是狗大户,肯花钱养着这么大的驿站?

    不是他疑问多,而是大唐的驿站有一千六百多个!一个驿站若是每年消耗几百贯,那也是几十万贯的花费了!驿站不仅要为来往官员免费提供食宿,而且还要负责传递消息。

    屋舍维护、食物酒水、马匹喂养、人员薪酬,哪个不需要花钱?这么大规模一个驿站,一年几百贯打得住头么?大唐只怕经营这些驿站都要被坑穷了!

    方重勇完全不能理解。

    郑叔清似乎看出了他的疑虑,凑过来压低声音说道:“各地驿站,中枢确实是不允许他们接待富商与行人。但你看夔州的瞿塘驿,人来人往的,难道里面住的都是官员么?哪有那么多官员要去蜀地?”

    听到这话,方重勇秒懂。

    当初看到夔州的瞿塘驿人满为患,他还以为里面住的都是官员呢。现在才知道答案,原来里面住着的人,绝大部分都不是官员,而是有钱有关系网的来往客商。

    就是没有官职在身的诗人,也蹭过驿站,混过饭吃。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

    封建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很慢很慢,哪怕是夔州这样的西南咽喉之地,一个月又有多少官员会住在这里呢?又有多少官员会频繁的沿着长江来往蜀地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唐朝官府不许杀牛吃牛肉一样。禁令是禁令,吃肉是吃肉,二者并行不悖,喜欢吃的人还是会吃!

    官府不允许各地驿站接待来往客商,但除了长安洛阳周边的驿站外,哪个驿站不是靠着这种“外快”来维持生计的?朝廷的死命令,始终都不如生计重要。

    人穷死了,就什么都没了,跟这些人讲法度有什么用?

    如果这一年都没有多少官员经过驿站(这种情况很常见),难道就要把驿站的人全部辞退么?那万一有官员经过要住宿吃饭,该怎么办呢?难道再把辞退的人再重新召回来?

    这当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各地驿站“接私活”这样的事情,朝廷中枢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人举报就不管。

    下面的驿站也搞得热火朝天,甚至还“外包”,由本地大户来经营!

    万物霜天竞自由,人为了活下去,活得更好,总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方重勇他们一行人进了汉阴驿,便让驿卒端上来襄阳本地的一些特色菜,像是盘鳝鱼、扇贝、鲫鱼这样的河鲜。

    正在这时,他们看到一个穿着落魄的年轻人,正在被驿卒推推搡搡的赶出驿站。那些驿卒一副很不客气的模样,与接待郑叔清他们的谦恭态度截然相反!

    “那个人是当官的,叫他过来一起喝酒吧。”

    方重勇小声对郑叔清建议道。

起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挽歌 > 盛唐挽歌简介 > 第22章 不会搞钱的宰相就是废物
申明:盛唐挽歌最新章节,小说《盛唐挽歌》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起步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