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字号: 特大     
选择背景颜色:

第1295章 劝谏(2/2)

类别:历史军事    作者:夏日的微风83    书名:蜀汉之庄稼汉    本书简介
曾答应喊她为母,不久后也病重而亡,这是后话。

    正是因为如此,袁氏觉得自己乃不祥之人,所以不肯答应为后。

    但不管怎么说,袁氏都是曾被孙权欲立为后的人。

    对于欲登后位的潘夫人来说,袁氏自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所以她此时与孙权说起这些话,目的就是在于试探孙权的态度。

    如今亲自从孙权这里得到了答案,她的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也就是说,眼下她的主要对手,只剩下一个。

    那就是王夫人。

    王夫人可比袁夫人要难对付得多。

    或者说,王夫人的地位,可不是潘夫人所能轻易动摇的。

    一来是王夫人在她未入宫之前,同样是颇为受宠。

    二是她现在可是太子孙和之母,登上后位具有天然的法理性。

    怀着别样的心思,潘夫人眸目微闭,陪着孙权入睡。

    就在孙权搂着温香软玉,疲惫地酣然入睡的时候,宫阙下的全琮,终于看到了宫里派出的小黄门。

    “大都督,陛下说了,今日乏了,还请大都督改日再来。”

    全琮一听,顿时就是面露失望之色。

    他从中午一直等到日头偏西,虽然早已料到陛下今日不会召见自己。

    但此时听到宫里传出来的话,他仍是有些不甘心。

    只是看着巍巍的宫墙,全琮最终却是只能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转身离去。

    已经偏西的日头,照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显得落寞无比。

    回到自家府上,日头已是落到了山头尖。

    昏黄的阳光,落在全府的庭院深处,照出一片金黄与阴影的斑驳。

    “阿郎回来了?”

    全公主亲自在前庭迎接全琮,伸手解下他的外袍。

    外袍散发出来的浓重汗酸味,让全公主的眉头微微皱了一皱。

    “阿郎今日在宫外站了一天?”

    “嗯。”

    全琮有些恹恹地回答,向着偏厅走去。

    全公主把外袍递给下人,跟着上去,继续低声问道:

    “阿郎没见到陛下?”

    “没有。”

    偏厅里有从汉国传过来的椅子,全琮一屁股坐下去,身子靠到椅背上,有些疲惫的闭上眼,缓缓摇了摇头。

    全公主倒了一杯茶,递到全琮手里,然后在他身边坐下:

    “陛下素来喜欢听闻海外的传闻,而且一直有向海外派军的习惯,阿郎又不是不知道。”

    “这一次陛下欲派将军聂友和校尉陆凯再次出海,怕也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早有此虑。阿郎欲劝阻陛下,恐怕难矣。”

    全琮闻言,这才睁开眼,狠狠地一捶大腿:

    “十数年前,陛下就曾以掳掠海外人口为由,派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于海上,以求海外诸洲。”

    “后虽见到了夷州,然则返回大吴的将士,不过千余,而所掠人丁,犹不足以弥补诸将士之亡。”

    “况如今上大将军已取得襄阳,正是可以全力攻取合肥的时候。吾实不知陛下为何会在这等关键时刻,派三万人出海!”

    “这,这……这不是,唉!”

    全琮说到这里,再也说不下去了。

    大吴上下,全国的兵力才多少人?

    那可是能航于海外的水军将士!

    陛下为什么会在这种时候派那么多的将士出海?

    全公主隐约能猜到一些。

    但她不能说。

    卫温等人,奉命出海寻找求夷洲、亶洲,最后明明已经找到了夷洲,可谓是有功。

    但最后为什么还是会被以“违诏无功”的罪名杀掉?

    因为他们所找到的夷洲,根本就不是陛下想要的。

    更别说这些年来,陛下越发沉迷于修仙。

    孙权以有“江东神女”之称的潘夫人为仙侣,与之在宫中进行双修。

    这事已经在吴国的高层里小范围流传。

    作为步夫人的大女儿,全公主自然是知晓这个消息的。

    “陛下这么做,自然有这么做的理由。阿郎想要劝阻,若是陛下不愿意听,光是强行进谏,是不行的。”

    全琮叹息:

    “吾这是为国家计,陛下却不愿意见我,如之奈何?”

    看到自家阿郎这副忧国忧民的模样,全公主却是冷笑:

    “我们大吴朝堂,难道就剩阿郎一人了?还是偏生唯独阿郎是个敢直言上谏的大忠臣?”

    全琮听到全公主这个话,顿时就是一怔:

    “公主这是何意?”

    全公主慢条斯理地说:

    “丞相(即顾雍)年老体弱,近来又多病,时常不能理事,故而陛下把上将军从襄阳召回来,代行丞相之职。”

    说到这里,全公主盯向全琮,加重了语气:

    “这代丞相都不着急,阿郎你急什么?这般孤身前去叩阙,难道生怕别人不知道你的忠心?”

    全公主的话不好听,但全琮却很快就反应过来:

    “代丞相?上大将军?”

    然后他立刻又下意识地摇头:

    “公主所言虽有道理,但想要让我主动向陆伯言低头,想也休想!”

    寿春军功之事,全家的功劳比别人低了一等,其中就有陆伯言的功劳。

    当时全琮是寿春一战的军中主帅,可战后论功,却是被别人压了一头。

    甚至被压的还是全家子弟的头。

    此事对于已经是身为大都督的全琮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

    这个事情,一直牢牢记在全琮心里。

    现在全公主让他去找陆逊,怎么可能?!

    说完这个话,他忽又想起来,有些疑惑地看向全公主:

    “公主当初对寿春军功一事,亦是颇为愤慨,怎么今日如此一反常态?”

    全公主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据妾所知,陛下此次派兵出海,态度甚是坚决,若是有人执意劝谏,只怕是要惹得陛下不快。”

    她认真地盯着全琮:

    “阿郎为国家计,一定要劝说陛下,妾自不会阻拦,但阿郎一人定然是劝不成的,须得联合朝中诸臣一起劝谏才行。”

    “况且这等大事,阿郎独自一人出头是个什么道理?当是让上大将军带头出面才对,毕竟这本就是他的职责,谁让他现在是代丞相呢?”

    “可是,这……”

    全琮下意识就觉得全公主说得有些不太对,可是一时间,又想不出不对在哪。

    看到全琮这个模样,全公主加重了语气:

    “阿郎,我且问你,在朝中,你与陆伯言声望相比如何?”

    “不如也。”

    “那我再问你,在军中,你与陆伯言相比如何?”

    “亦不如也。”

    “那在陛下那里,你与陆伯言,谁的说话份量更重?”

    “呃,大约是陆伯言吧……”

    全公主直勾勾地看着全琮:

    “那阿郎为何犹豫?”

    全琮沉默了好一会,这才重重点头:

    “既如此,那我且就先去找那陆伯言,说什么也要让他带头,劝阻陛下派兵出海。”

    (本章完)

起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蜀汉之庄稼汉 > 蜀汉之庄稼汉简介 > 第1295章 劝谏
申明:蜀汉之庄稼汉最新章节,小说《蜀汉之庄稼汉》文字、目录、评论均由网友发表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起步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